党中央总书记的由来

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为为什么叫总书记, 
是怎么得到来的这个名称, 
早先是什么意思,
 
中央领导机关。党的一大选出的中央机构叫中央局,由三人组成。二大和三大党章改称为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委员若干人和候补委员若干人,互推委员长一人总理党务。四大党章仍称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互推总书记一人总理党务,不再称委员长。1927年党的第三次修正章程将中央领导机构规定为中央委员会,其中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一人为总书记,以及正式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并选举正式中央执行委员若干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六大以后,由于当时环境关系,中央领导机构变化较多。到七大时按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与中央书记处,并规定中央委员会依工作需要设组织、宣传等部与军事、党报等委员会和其他工作机关,分别办理中央各项工作,受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及中央主席之指导监督。八大党章除规定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外,还规定选举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都取消了关于设立书记处的规定。十二大党章除了规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和总书记一人外,并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机构,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在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党章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协助中央委员会调查处理某些重要问题;在党内外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承担中央委员会委托的其他任务。"此外,党章还规定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十四、十五大党章表述为: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每届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在下届全国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党的经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为止。 中央领导人的职务。在历次党章中,关于中央领导人职务的称呼前后有过多次变化。党的一大时规定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二大、三大规定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四大改称为总书记。五大、六大也称为总书记。在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之前,陈独秀一直是各届中央领导人。"八七"会议后,翟秋白同志曾任过总书记。六大选举的总书记是向忠发(1931年6月被捕叛变),后由陈绍禹任代理总书记。遵义会议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张闻天同志任总书记。1937年12月召开政治局会议,改组书记处,取消了总书记职务,由书记处集体领导。194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推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主席。直到七大通过党章,第一次在党章中正式规定设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八大党章在实行主席制的同时,又规定设总书记的职务。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取消了总书记职务。十一届五中全会重新确定党中央设总书记、同时保留有中央主席、副主席的职务。十二、十四、十五大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人,不再设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 
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立。党的四大以前由于党员数量尚少,最初几个党章都规定按地方建立支部;支部下面根据情况划分小组,党的小组作为基层单位。自四大党章起规定在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基层单位,有党员三人以上的建立党的支部。1927年党的第三次修正章程正式规定党的支部为党的基本组织。七大党章将基本组织改称为基础组织。八大以后又改称基层组织,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八大党章根据当时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可依党员人数多少,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简称基层党委(党员在100人以上),下设若干总支部或支部;或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在50人以上),下设若干支部;或支部委员会等三种情况。十二、十四、十五大党章沿用了这些规定。 

 
2010-03-04

中国热点新闻
中国人正在关注的事情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