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永红的"实话"何以被炮轰
2010-03-04 04:52:00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郑州) 跟贴 16 条 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是有些不对的。"2日,全国政协委员茅永红这一观点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能保证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又责怪买不起房子的人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全国政协委员、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
河南商报3月4日报道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两条腿,政府解决一部分,市场方面也需要参与,与此同时,老百姓的住房观念也有待改变,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是有些不对的。"2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这一观点,立即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解决"房怨"的最好办法,是人手一套住房,但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就是联合国的住房目标,也只是说"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而不是人人"拥有"。换句话说,并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房子。由此看,茅永红的话并不全错。
可问题是,茅永红一边批评买不起房子的人埋怨政府和开发商,一边又说"保障性住房靠公共财政还不够",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对于房子,不让"拥有"也就罢了,可如果连"享有"都不让,不抱怨政府抱怨谁?
保障性住房不足真是因为公共财政不足吗?且不说政府财政收入每年都保持较快的上涨势头,而且,国家所要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也不可能不考虑地方政府财政实际,但遗憾的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始终裹足不前。究其原因,一是利益问题,二是认识问题。
对于政府来讲,保障性住房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往里面贴钱;相反,商品房不仅是土地财政收入的源泉,而且保障性住房不足恰好可以让那些不具有买房能力的人加入购房大军,助推房价,从而进一步增加政府收入。
而在认识上,一些地方仍旧秉持保障性住房天生就该地段不好。以往,时常出现的经适房弃购、廉租房转租现象,也说明一些地方没有把好事办好。经适房、廉租房应该建在市中心,而不是城市外围。因为,选择保障性住房的人都是穷人,工资就低,可往返上下班,由此增加工作生活成本,造成了保障性住房不保障的现象。
不能保证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又责怪买不起房子的人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显然是没有道理的。这是茅永红尽管说了一句大实话,却遭致网友炮轰的原因所在。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