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永红:敢为人先创造“财富神话”(图)

茅永红:敢为人先创造"财富神话"(图)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文/记者李昌建 通讯员张继涛

平时在社区逛,最喜与居民拉家常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进口汽车维修中心开业时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2007年5月,百步亭集团投资的1.68万吨的成品油轮"加里曼丹"号缓缓滑入辽河入海段

  人物简介:
  茅永红,1954年出生,武汉市江夏区人。现为全国政协委员、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曾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首届百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他开发建设的百步亭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唯一社区。
  回答不屑套话 语气痛快利落
  言谈举止显真性情

  这是记者不长的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两小时。
  在这两个小时里,他口若悬河,无论你抛出多么刁钻的问题,无论问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他都以一种急切的调子、柔和的声音一一作答,不屑套话,痛快利落,尽管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或许,在他看来,要在几个小时里探讨他的人生这么一个宏大的话题,显得有些仓促。
  他就是茅永红,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一个曾经遭遇很多传奇故事、也创造了许多传奇故事的人。改革开放30年,几乎每一分钟在他那里都化为了财富。从1984年起,他一路高歌猛进,尽管也曾有过波折,最终成为中国地产史上一个符号性的人物。
  他特别爱抽烟,一支与另一支之间,可能不足两分钟,深深地吸着,俄而吐出,面容显得特别认真而郑重。只要谈起他的改革思想,他便给人以气象恢弘、纵横开阖之感,这时,他的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强者的意志。
  他是个情感丰富的人,易动情,会落泪。兴之所至,也天真烂漫――话说到高兴处,腿便不经意间跷在了沙发上,诙谐生动――如同他的人生,从来就没有循规蹈矩过。
  合资经营修车 盖了近百公章
  捧着批件百味杂陈

  1954年,茅永红出生于江夏区的一户贫苦农家。"我父亲去世的时候,连棺木都是找别人借的。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1岁时父亲去世的情景。只要75元的棺材,家里却买不起。唯一一件的确良衬衫,要不要让父亲穿着走,全家人硬是讨论了大半天。最后,孝顺的子女们还是决定把仅有的这件体面的衣服,套在父亲身上。可谁知,讨论时间太长,父亲的手僵硬得已不能弯曲。那件衣服,是放在父亲身上带走的。"
  这段记忆像一个烙印刻在了茅永红的身上,他因此而"特别怀旧,特别在乎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诚而淳朴的情分"。
  1974年9月,茅永红成为省政府援外办公室基建处炊事员。9年后,成为武昌县公路交通监理站站长。那年他28岁,手中已经握着不小的权柄。但命运是一件如此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总是不经意间把个体推向一个看不见的方向和目标。
  有一天,一辆买了不到一个月的日本三菱"面包"发生车祸,被撞变形。老司机呼天抢地:"8万块呀,让我回去怎么说呀……"看着这位年纪跟自己父辈差不多的老司机恸哭,茅永红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四处帮忙联系修理厂,得到的却是一个个令他十分意外、而又出奇一致的答案:我们修不了进口汽车。
  偌大一个武汉,竟无一家进口车修理厂!茅永红似乎从中窥见了什么。也是天意使然。就在此时,他的前同事、已经成为"港商"的邓满林回到老家,正要寻找投资项目。两人把酒畅谈,一拍即合:合资办一个进口汽车维修公司!
  两个月后,奔波于江西、河北、河南、陕西、湖南、广东和省内各地市搞市场调查的茅永红,回来后即写下了洋洋洒洒数千字的《申请建立中外合资进口汽车维修公司报告》。
  在当时,这份报告简直是个"异端"。
  "合资经营?这件事想都没想过,不能办!"第一道审批门槛、武昌县(现江夏区)一名政府官员十分惊讶。报告层层转交,到了时任县委书记的徐海庭手上。茅永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一个个圆形的图章盖上了。
  "这个乐观的开头不过是幻觉。"茅永红说,"当我再迈进新的门槛,才发现苦难刚开始。"
  "盖章工程"要经历九曲十八弯的折腾:经委、外经委、银行、工商局、财政局、税务局、公安局、机电局、房地产局、环保局……说得上名字的有30家,而这30家单位还有二级单位。"无论找哪一家,都要经历难以忍受的冷淡甚至是呵斥。为了打通这一个个关卡,不得不忍气吞声。"
  1985年春,武汉的"盖章工程"终于完工。沿着近百个公章铺成的奇特的"路",茅永红带着批件,进了北京城,要盖最后一个公章。
  在北京某机关门前,门卫挡住了他:"干什么的?"他递上报告。"有事按手续办,报告拿回去,让省里往我们这里报。"对方回答。就这样,从招待所出来的茅永红,只得又回到招待所――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他连门槛也跨不进去。
  十几天过去后,茅永红终于找到了能帮助自己的人,跟局长见上了面……捧着批件,看见那个红通通的公章,茅永红想笑,又想哭。
  小区电源接通 承诺提前兑现
  男儿泪水悄然滑落

  1985年4月,"江夏进口汽车维修中心"领到了执照。
  "作为中南五省第一家合资进口汽车维修中心,生意火得很。国营企业工人每月人平均工资为20元,八级工人工资也才80元,我们月人平均工资是270元。八个月就收回了20万元的全部投资。"茅永红说。但最终,他选择了"出走",因为这种超前的"红火",在他出任修理中心经理的八年间招致了不少误解和麻烦。尽管省里一名主要领导严令"保护合法企业家",茅永红终究没有勇气留下来,揣着赚的两千多万元,去了海南,先后出任海南省经济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行政级别是正厅。
  从政――从商――从政,茅永红的人生在拐了一个大弯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喜欢在海里玩冲浪的茅永红,实在不习惯"体制的束缚",决定"回到市场的搏杀中"。
  1995年5月,在时任湖北省省长蒋祝平的邀请下,茅永红回到家乡投身房地产。
  "在海南五年观察,让我有一个收获,认为当时不太景气的国内经济必须要靠内需来拉动,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人开始出现,房地产市场必然启动。"恰好,武汉市有一块上千亩的荒地等待开发,那就是位于江岸区北郊的百步亭。"当时的百步亭,遍地都是臭水沟、烂泥坑和垃圾堆,四处一片荒凉。先后有7家房地产开发商看过,都打了退堂鼓。"
  这块烫手的山芋,茅永红把它当成了宝。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工程一动未动,看上去毫无进展,实际上,他全部的时间都花在了蓝图的描绘上,"对社区管理已经细化到对住户空调的安装位置、私家花园草坪的修剪上。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要做到50年不落后。"
  1997年,百步亭花园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开工时,茅永红曾郑重承诺,居民入住时,水、电、路全通。1998年12月28日是交房的日子,为了兑现这个承诺,茅永红3天没有休息,电源接通的那一刻,已是晚上10点多钟,距承诺的通电时间,提前了1个多小时 。
  当电接通的时候,灿烂的灯光照亮了百步亭,茅永红和员工抱在了一起,泪水禁不住滑落。
  投资拍摄影视 收购国有船厂
  放眼未来"天上"圈地

  茅永红的百步亭成了全国的样板,他的财富也神话般地增长。
  不得不承认,茅永红确实是个会挣钱的人,笃信"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他,瞄上了文化和船舶业。茅永红曾对他的员工说:"投资房地产,是在地上圈地,投资文化、船舶业,现在是在天上圈地。别看文化、船舶业现在很难见效益,将来必定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金矿,现在圈地就是先入为主。"
  2005年起,他投资拍摄了《武当》、《遍地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幸福不拒绝眼泪》、《天下第一媒婆》、《江城夏日》等电影、电视剧。值得一提的是,百步亭还与中央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成立北京新影百闻老故事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手打造中央电视台《CCTV老故事》频道。
  在看了《大国崛起》后,茅永红认为"近代世界,大国的崛起无不凭借向大海的开拓"。2007年5月,在公司董事会的一片反对声中,茅永红"将数亿重金,投到一千公里外的辽宁省,全面进军造船业"。3个月后,他再次大手笔地全资收购了山东荣成市一家国有船厂。
  "胡润百富榜、福布斯财富榜的数据有出入,现在集团年产值30多个亿,不含武汉市外的实体,年利润在1个亿左右。"百步亭集团的工作人员说。
  没有改革政策 天大本事枉然
  财富最终"回归社会"

  记者:你现在成了大老板,最主要靠什么?
  茅永红:主要还是靠党的开放政策好,没有三中全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本事大,实际上,没有政策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中。
  记者:但很多人发财,靠的是坑蒙拐骗,或者靠权钱交易。
  茅永红:我们也追求利润,但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肉里面注水,奶粉里冲毒,那不是企业家干的事,那是骗子,罪犯。我的集团和党政官员是握手型关系,不是恋人式关系。握手型关系是你支持我,我支持你。恋人式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今,百步亭集团没有一件不良经营记录,没有一个党政干部与百步亭集团扯出腐败问题。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对方负责。
  记者:你总是在创造财富,钱对你意味着什么?
  茅永红:钱这个东西,很好,也很不好;关键是要用好。积累财富,堆积金山,何时是个头?有的人,因钱害人反受钱害,教训深刻。我给儿子讲,我赚的钱,只代表我个人的业绩,你不要指望它。有本事自己挣。我的钱终究是要回到社会中去的。

 
2010-03-04

computervoice001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top